網頁

2025年9月14日 星期日

你知道嗎?運動讓你腦部更健康!

每天6分鐘高強度運動有助BDNF增長,維護大腦煡康

BDNF (Brain-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)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是人腦中的一種活性蛋白質,可調控神經元的成長、存活與促進突觸產生,對於大腦形成、學習和記憶均扮演關鍵性的角色。若含量不足,恐造成認知功能障礙,和諸多神經退化性疾病,比方說阿茲海默症、帕金森氏症等。

圖 / unsplash

要延長大腦的保固期,提升當中的 BDNF 濃度絕對是重中之重。 The Physiological Society 曾有報告就指出,每天只要進行 6 分鐘高強度運動(例如速跑、快速單車、快速游泳或足球、籃球等競技運動),能有效增加 BDNF。


該研究由服務於紐西蘭奧塔哥(Otago)大學的環境生理學家 Travis Gibbons 所主持,其領導的團隊透過刊登廣告招募到 12 位年齡介於 18 至 56 歲,且身體健康的民眾(註:男女各 6 人,對等比例旨在較能代表理想的人口分配),並針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的實驗,目的在瞭解禁食和運動對 BDNF 分泌造成的影響。


所有人被陸續安排在以下的情境,且全程測量 BDNF 的多寡:

1. 禁食 20 小時  
2. 輕度有氧運動(90 分鐘低強度踏單車,意即以正常速度踩踏)  
3. 劇烈有氧運動(6 分鐘高強度踏單車,意即以密集的方式快踩)  
4. 結合禁食與運動

統計分析發現,短暫的高強度運動是激發 BDNF 生成最管用的方法。雖然運動能刺激大腦分泌 BDNF,但比起禁食和長時間低強度運動,短時間的劇烈運動後,血液中的 BDNF 增加了 4 到 5 倍。

圖 / unsplash

研究同時指出,為何會有如此差異,原因仍不清楚。或許是大腦基質轉換(大腦所需能量來源之間切換使用,藉以確保能量供應充足)的結果。原本葡萄糖代謝是大腦主要的能量來源,但在劇烈運動下換成是乳酸代謝,而這樣的變化開啟了導致血液中 BDNF 濃度升高的的路徑。另外,從實驗中也觀察到只要有從事運動,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就會增加,相對於禁食,平均可多出 20%。而血小板內儲存大量 BDNF,在劇烈運動下可能讓 BDNF 攀升到峰值。

有鑑於此,其強調規律運動對維持腦神經正常運作的重要性。可以的話,不妨每天來點高強度的運動,只要幾分鐘的時間,雖然當下會覺得累,但隨著 BDNF 的釋出,長期下來能讓您的腦筋是歷久彌新。


資料來源:The Physiological Society

新聞來源:運動筆記HK

責任編輯:Eulla

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

新興運動介紹: 匹克球Pickleball

匹克球基本介紹:

 

1. 球網近似網球,場地大小如同羽毛球場地;

2. 對戰方式像乒乓球,但遠遠超越了乒乓球競技的樂趣;

3. 適合各年齡層及各運動水平的運動員;

4. 相對於其他球類運動,規則更為簡單,學習也相當容易,各年齡層皆能快速上手比賽;

5. 匹克球中空穿孔構造可增加風阻降低球速,球員無需激烈在球場走動,大大減低運動傷害風險,比起許多球類運動更加安全;

6. 匹克球比賽用球為塑料製成,堅硬耐打,耗損率非常低,球員不用為高耗球率所擔心,屬於低耗損高娛樂的競技活動;

7. 在身體年齡低限制的優勢下,無論老少皆可參與比賽,大大增加了昔日運動社交的樂趣。





資料來源: 

中國香港新興運動協會

香港遊樂場協會-康體新動歷

中國香港新興運動協會中國香港新興運動協會